由我國科學家完成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今年上半年暴發(fā)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從H9N2病毒進化而來的,進化過程中至少經歷了兩次基因重配。這一研究首次深入揭示H7N9病毒的起源和進化路徑,有助于更準確地制定流感防控措施。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蔣太交領銜的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相關論文9月19日在線發(fā)表在美國《細胞宿主與寄生體》雜志上。蔣太交介紹,此前已有研究推測H7N9病毒是由不同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中重配而來,但對于H7N9病毒具體的起源與進化路徑還知之甚少。
通過對公共數據庫中的新型流感H7N9病毒基因組分析,蔣太交課題組發(fā)現這一病毒的產生至少經歷了兩次連續(xù)的基因重配。第一次病毒重配事件產生了一個原初的H7N9病毒,它是由具有歐亞起源的禽流感病毒提供了HA和NA基因和中國野鳥攜帶的H9N2病毒提供內部基因。隨后,這種原初的H7N9病毒由野鳥傳給家禽,并與原來在華東地區(qū)家禽中流行的H9N2病毒發(fā)生第二次重配。這次重配發(fā)生在2012年早期,從而導致家禽中暴發(fā)了能感染人的多樣的新型H7N9病毒。
為了進行更精確地研究H7N9病毒溯源,蔣太交課題組與揚州大學彭大新教授、國家流感中心舒躍龍教授以及中科院其他研究所展開合作,基于更豐富全面的禽流感監(jiān)控數據,不僅對H7N9病毒的基因多樣性進行了細致分類,還準確地識別出了H7N9病毒起源的中間病毒及重配發(fā)生的宿主。
科研人員指出,此次研究表明新型流感病毒的產生可能是一個多宿主中多次重配的結果。這提示,未來對于流感病毒的防控應進行多宿主監(jiān)控,需要多部門通力合作。(來源:健康報)